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近日,为确保新学期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空间科学研究院空间电磁探测技术实验室召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新学期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22年工作,统筹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实验室主任兼技术PI、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严发宝副教授主持会议,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陈耀教授及其他教师参加了会议。
会上,严发宝首先对2022年实验室工作进行了总结:(1)在科研工作与设备研制方面,实验室发表10篇高水平学术论文,授权9项国家发明专利;自主研制的35-40GHz毫米波太阳射电连续谱仪观测到首例太阳耀斑事件,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ApJL,获得2022年省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星载太阳耀斑毫米波辐射探测谱仪”(SoFar)研制工作取得新进展;槎山站15 MHz - 15 GHz全系统建设初步完成;(2)在教学方面,完成了2840MHz太阳射电辐射流量计(F107)科教平台的设计与研制,相关教研成果发表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并被选为封面文章,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重大项目顺利结题;(3)在研究生培养方面,7位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并入职北京航天二院23所、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4)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路光、王冰两位博士后出站并留校工作;严发宝获得2022中国新锐科技人物创新贡献奖;(5)在学术交流方面,实验室主办了“2022微波探测关键技术与射电爆发学术研讨会”,来自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等单位的近50位专家学者参会,对促进射电天文领域热点科学问题的探讨和关键技术研究具有积极作用。参会教师均从科研进展、研究计划、基金申报等方面进行了工作总结与展望。
会上还讨论部署了新学期工作:(1)讨论并确定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槎山站建设、***望远镜项目、中国电子学会团体标准研制等重点工作的推进计划和时间安排,规划了日像仪项目的新站选址和建设任务;(2)提出新增加26-35GHz太阳射电频谱观测系统建设,联合槎山现有观测系统,实现15M-15GHz和26-40GHz的频率覆盖,并基于自主数据产出更多有价值的科学成果;(3)推进团队成员的自然基金申报工作;(4)严格要求,提升培养质量,保证和促使今年的研究生高质量毕业,为以后每届学生做好榜样;(5)继续举办学术会议,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同时鼓励和支持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并作汇报交流。
陈耀教授指出: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团队成员密切配合、集智攻关,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有效推进。新的一年,要提振精神,凝心聚力,要继续保持理工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瞄准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坚持“新设备、新数据、新科学”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模式,力争产出更多新亮点、实现更多新突破。